2015年高考作文一轮专题复习:作文序列化提升方案(6)

  2015 年高考作文备考:作文序列  化提升方案

    

    专 题 六   嘈 嘈 切 切 错 杂 弹  ——语言有文采

    

   一、阅卷探秘

   千言万语总是情

   作文语言是否有文采,具体表现为四条标准要求:(1)词语生  动,句式运用富有表现力,语言生动活泼、简明有趣;(2)句式灵活;(3)修辞手法;(4)意蕴  丰富。

   那么,考场上怎样在语言表达的文采上夺分呢?

   1.让记叙文的语言抓住阅卷老师的心

   (1)语言具有画面感。语言具有画面感,是优秀记叙文的第一  特征,就是要用文字“刻画”出一种画面,再现一个场景,使“文中有画”,使读者有如身  临其境。

   (2)语言具有流动感。语言的流动感,就是用词要稳,句式要  活。即词语使用准确生动,句式形式流畅自由。读者读了这样的句子,会有如咬一口贡梨一  样清心爽口而又香甜四溢。

   (3)语言具有含蓄性。记叙文的语言忌直白浅露。表达含蓄隽  永、耐人寻味,是记叙文语言上品的标志。含蓄性语言的标志常常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寄寓  在启人思考的画面中,包孕在“醉翁之意”的描述里。它大多以概括、暗示、曲笔、言已尽  而意无穷等方式表达广博深长的内涵。当然,点题的语言不可过于含蓄。

   2.让议论文的语言为作文加分

   阅卷老师抱怨,考生写议论文者居多,但议论的语言大多单  调呆板。有的文章全篇都是一种陈述句式,有的甚至全段都是逗号,段尾才有一个句号,连  一个问号或感叹号都没有,文章真是静如“止水”,淡如“蒸馏水”了;有的议论语言概念  不清,缺乏必要的修饰限制,进而导致表达不严谨,影响说服力。对此,可采取如下办法:  

   (1)长句与短句相结合。长句与短句穿插、交替运用,可以让  句式显得灵活多变。语言参差错落,富有节奏感,很好地为表情达意服务。

   (2)概括与具体相结合。优秀议论文的语言应该富有思辨性。  它是文采斐然的,但不能华而不实;它是材料充实的,却不是完整情节的记录。在议论文中,  我们学习运用概括性语言与具象性表达相结合的方法,可以使我们的议论语言更有思辨的力  度。概括语言多是抽象的、凝练的,包含着深刻思想的;具体语言多是形象的、描述的,含  有一定修辞手法的。这二者应当紧密结合。

   (3)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交替使用。这四种句式  分别用来表达不同的语气。同样的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语气、不同的句式来表达。在考场上  如果能灵活运用不同语气的句子,便能将自己的意思表达得详尽明白,感情强烈。

    

   3.“有文采”应注意的问题

   (1)最高的文采,是“有内涵”的文采,是优美畅达语言背后  流淌着的思想之源;一味求美,堆砌华丽辞藻,美就会向丑转化。

   (2)考场作文语言形象、生动,不可为了追求文采而故弄玄虚,    使语意晦涩难懂。

   (3)平时阅读要有“文采”意识,遇到表现力强的语句应随时  积累,读点报纸杂志(如《求学》《读者》《意林》《青年文摘》等),以资借鉴。

    

   二、佳作剖析

                   追求不一样的精彩

   2013 年安徽高考满分作文

         ①你的白天是我的黑夜,  你的朝阳是我的斜日西沉,世界不是一个不变的模样,也没有一个固定的存在模式,它存在  不同的声音,演绎着不同的精彩。那么,人类对世界的追求,实际上只能是追求不一样的精  彩,进而追求不一样的人生。既然世界是多样的,为什么不可以多一些异样的精彩追求?

         ②小鱼可以逆流千里,只  为给下一代找到理想的出生地;鲤鱼可以为了化身为龙而勇跃龙门;雄鹰可以展翅追风;蚯  蚓可以“上食埃土,下饮黄泉”。能有夸父追日,就可以允许嫦娥奔月。大到鲲鹏展翅,小  到蝼蚁运粮,它们都是在追求自己不一样的精彩。为什么不尊重这些不一样的追求呢!

         ③当“第一夫人”彭丽  媛第一次陪同国家主席习近平亮相在世界镜头之前时,她那稳重大气、端庄得体的服饰注定  会引起世界的关注。这样,其服装设计师马可也逐渐走入大众的视线。马可具有创新精神,  她让秦俑做她的时装模特,她把中国的泥土搬到巴黎时装周的会场,她把织布机运到皇家的  后花园„„为什么会这样?她要让世界了解她和她的品牌,领略中国创造的风采。当别人都  跟着世界其他的时装周风潮追求所谓的潮流之时,她和她的团队却在想:为什么不能巧妙地  运用中华文化的元素展现中国时装的真正魅力!为什么不感谢这些不一样的追求呢,它们让  中华文化大放异彩!

         ④美国白宫有一幅《向正  方形致敬》的名画,这幅画由许多套在一起的正方形组成,从外向内看,是从大正方形向小  正方形传递并最终消失。为什么不可以换个角度来看,你正从小正方形向大正方形行进,正  在完成一个个的空间突破。我想这幅画的真正意义就在于:一边是为什么会消失,一边是为  什么会越来越大。完成突破。培养突破思维,突破前人不敢尝试的,突破别人不敢想的,更  广阔的精彩人生会展现在你的面前。追求不一样的精彩需要敢于突破的品质。

         ⑤追求不一样的精彩要  树立坚定的信念。在我们的字典里没有“不可能”。美国少年威尔森发明价值几百美元的核  辐射探测器取代了国防部价值几百万美元的设备;另一位少年发明的癌症测试纸价值3 美元  只需 5 分钟准确率却超过 90%„„他们是在别人的嘲笑或者讥讽中坚持自己的信念,充满对  未来的梦想,坚信“为什么不能这样”。相信一切皆有可能,一切都可以不一样,最终必将  获得成功,必能追求到不一样的精彩人生。

         ⑥追求不一样的精彩,思  考不同的方法,尝试不同的道路。变换角度看待问题,事情可以变个样,万物可以更美妙!  拥有创新精神,坚守梦想,我们可以拥有不一样的精彩。

         ⑦当一个奇思妙想出现    在你的脑海中,别随之而去,想想: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不能这样?你或许会收获不一样  的精彩人生,享受别样的风光。

        ①由世界的不同引入追求不一样的精彩。

   ②在材料的对比中得出观点,排比自然具有说服力。

   ③单个事例详细叙述,增强论据的论证能力。列举事例时不忘紧扣作文材料中的“为什么  会这样”和“为什么不能这样”这两处关键性语句,并成功将这些内容和作文中心论点紧密  相连。

   ④跳出前几段的写作思路,另辟蹊径,开始论述怎样才能追求不一样的精彩。

   ⑥有效地收束中间几段的分论点,使文章结构更加紧凑。

   ⑦用富有号召性的语言结尾。

    

 

          高分秘笈  

         本文立意鲜明准确,阐释  条理清晰,稳中有变。开篇由世界的不同引入追求的不同,水到渠成,自然流畅。紧接着在  一系列材料的对比之中,得出结论。

         选材新颖典型,详略错落  有致。文章选取了鲤鱼跃龙门、夸父逐日、嫦娥奔月、马可、白宫名画、美国少年威尔森等  典型事例展开议论,古今中外兼而有之,典型而有说服力,从不同层面阐释内涵,使论证内  容更加充实。在材料的使用上,十分注重错落有致地安排不同的语段,详写和略写相映生辉,  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在语言上,文章多处使用  了大量的反问句和感叹句,让读者不得不接受作者的观点,大量“为什么”的使用,又使文  章和高考作文的材料紧密相连,不会出现跑题或者“速构文”的现象。有些语段,作者刻意  使语句句式整齐,短句居多,增强了文章的气势。

 

    

    

   如何做到有文采

    

   孔子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意即语言没有文采,流  传就不会久远。回想那些我们耳熟能详的诗文名篇,哪一篇不是文采斐然,令人回味不已、  拍案叫绝呢。高考作文亦如此:言之无文,高分难得。考场上一篇文采斐然的文章,会让阅  卷老师爱不释手,赞赏有加。

   《考试说明》对“有文采”的具体要求是“用词贴切,句式  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文句有表现力”。那么怎样才能使文章有文采呢?考生可以从以下几  个方面着手:

   1.灵活的句式让语言灵动多变

   所谓“句式灵活”,就是指根据中心内容的需要灵活地运用  多种句式。一篇文章,一段话,选择句式,要根据表达的目的和具体的语言环境,灵活变换,  综合使用,这样才能使语段更为和谐流畅,从而让你的文章文采飞扬。

   (1)灵活运用长句与短句。长句字数比较多,结构比较复杂,  节奏舒缓,表意严密、细致、精确。短句结构简明,节奏紧凑,表意简洁、明快、有力。因    此,我们在缀句成篇时,要根据表情达意的需要,根据整篇的语言格调,慎重选择。或用长  句,或用短句,或长短结合,如果调配得好,语言就能因此增色。

   (2)灵活运用常式句与变式句。常式句就是按照主语在前、谓  语在后,前因后果,先轻后重等正常语序组成的句子;变式句则是为突出表达某方面的内容,  临时改变某些成分的位置的句子。变式句一般有下面几种:句子成分的倒装,正句和偏句倒  装(如“虽然„„但是”的倒装、“尽管„„也”的倒装等)。根据具体的语境,选择恰当的  句式,可以更好地表情达意。

   (3)灵活运用整句与散句。运用整句即运用排比、对偶、比喻、  拟人等修辞手法,采用骈句、整句的形式,来议论点题、抒发感情、总领全文,以达到引人  入胜的效果。整句适用于以抒情和议论为主的文章。结构不整齐、各式各样的句子交错运用  的一组句子叫散句。散句比较灵活,富于变化,生动感人。整句和散句交错运用既整齐和谐,  又富于变化,更能使表意深刻、语意连贯。

   边练边悟1   席慕容说:“生命是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我  们都是那个过河的人。”这句话给了你怎样的启示?请写一个片段表明自己的观点。要求运  用整散结合的句式。

    答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生活中的风雨险阻不可避免,然而凭借担当与毅力,  生命之舟畅行水上。生命的丈量者史铁生以淡定向我们诠释了无畏的力量。他双腿残疾却没  有意志消弭;他坐在轮椅上,却比很多站立的人走得更远;他忍受病痛,却自愿在死后捐出  器官;他在人生最好的时刻失去双腿,但地坛里的思索与感悟却让他的灵魂站得更高,更挺。  只因为他承担起作为一个自立于天地间的人的责任,唱响了属于他的激昂旋律,他的文字、  他的思想无疑都将他推向了成就的顶峰。

   2.多样的修辞让语言亮丽多姿

   修辞的作用就是使语言生动、形象,恰当的修辞会使你的语  言文采斐然。如满分作文《你不是我的航向》:

   当我们看见别人不顾红灯、横穿马路时,请理性地阻止自己  的脚步跨过斑马线;当我们看见别人随意插队时,请抵制你内心模仿的冲动;当我们看见别  人不愿意给老奶奶让位时,请你不要学着无动于衷。当你面对生活的种种冷漠与不道德,请  不要无端地盲从,翻翻脑海中那本理性的词典,来指导你现实中的行动。

   作者运用排比句式,指出了现实日常生活中存在的一些不文  明、不道德的现象,启示人们要注意在生活中无端的盲从,只会让你找不到自己的航向,失  去原来的自我。运用排比,让文章显得气势贯通,具有说服人的力量。

   很多时候修辞手法不是单一使用的,而是综合运用多种修辞  于一段话中,如:

   风是调皮的小男孩,抓把土抛到空中,趁机扯乱女孩子的长  发;风是年老的画家,一味选用灰色调,造出昏黄的画面;风是不高明的小偷,溜进屋时弄  响了门,逃走时还在窗台上留下了脚印。

   这段文字综合运用了排比、比喻、拟人三种修辞,使文字灵  动,摇曳多姿。

   边练边悟2   请以“人生的赛跑”为话题,运用比喻、排比  的修辞手法,写一个片段。

    答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人生的赛跑有时好比龟与兔比赛一样,龟比兔慢,但  活得长,兔比龟快,但死得早。看你如何权衡。人生的赛跑有时又好比雷锋和一个长寿的恶  人相比一样,前者生得伟大,死得光荣,活得虽短,但精神长存;后者生得猥琐,人人都嫌  其活得太长。看你的选择。人生的赛跑让执著于赛跑的人累得满头是汗,而忘掉在赛跑的人  会看到满眼的风景,不知不觉中停下脚下的步履„„

   人生的赛跑让富有和有权力的人放下金钱、地位,放下身段,  去做有益身心健康和公益的事,也让贫穷的人安贫乐道,精神上过得滋润。因为路太长,不  这么做,你到达不了终点,你的综合成绩太低,你的生命质量必然太差。

   人生的赛跑让我们思考生命存在的意义不在于你跑得多快,  还在于你跑得多慢,在于你的每个脚印是否踏实,是否让人生过得充实、圆满和智慧。

   3.旁征博引,富有底蕴

   在作文中,引用(化用)名言、古诗词等,能营造优美的意境,  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给阅卷老师以美的享受,而且能很好地显示你深厚的文学功底,从而  赢得阅卷老师的青睐。

   如2013 年湖南卷优秀作文《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苏子心中自有虎啸  龙吟,如那追逐巅峰的苍鹰,手持刀剑,锋芒逼视,然尽管无畏如他,也依然不忘在征服的  途中追忆亡妻“十年生死两茫茫”,也依然拥有享受生活宁静安详的勇气,长叹一声“此心  安处是故乡”!

   这段文字熟练运用苏轼的名句,起到了很好的表情达意的作  用,同时使文章显得富有底蕴,也很好地展示了作者在语言运用上的才情。

   巧妙使用诗词名句,可以使文章高人一等。在高考作文中,  假如你的文章恰当地引用了名言警句和古代诗词,就会使文章顿时生辉,光彩夺目。

   边练边悟3   仿照下面语段的形式,再写一个片段,要恰当  引用名人名言。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居庙堂之高  时“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时“则忧其君”,其心系天下的担当精神着实让人敬佩。一篇  《岳阳楼记》的短章道出了他那无尽的愤慨和对国家的无穷热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的担当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令人敬仰和膜拜!

    答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  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杜甫身处于早已为秋风所破  的茅庐之中,自己漂泊在外,无处安身,却仍心怀天下寒士,希望挨饿受冻之人免受“朱门  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命运,他的担当又有几人堪比?

   4.绘声绘色,生动形象

   绘声绘色指讲述、描摹事物的情景非常生动逼真。在写作时,  它常用于记叙类文章中,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的形态、特征做具体、生动的描  摹与刻画,使读者对描摹刻画的对象产生真切、具体的感受和印象。运用绘声绘色的关键是  调动眼、耳、鼻、舌、身各种感官,从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诸多方面,描摹事物  的形状、神态、色彩、声音、气味、质地等特征,使其面目精神跃然纸上,勃勃欲生,使读  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睹其物,如临其境。

   边练边悟4   下面是2011年江苏卷(作文题为“拒绝平庸”)  的两篇满分作文的片段:

     (1)闲来无事,先生应几个亲友的请求,开了个小小作文辅导  班,本来先生只打算收几个学生的,可不知谁走了风声,这个好友那个亲戚,一来便是一打。  先生推辞不得,像退休前一样忙活。我常住先生家,便问先生:“您不累?”先生苦笑:“怎  么不累啊,这么多人?”转而又一笑,“罢了,罢了,再为这些孩子烧烧我这老蜡烛吧!”  我哈哈大笑,心中感到丝丝温暖,本来可以钓鱼、打麻将的先生,不甘于碌碌无为的生活,  用心在准备每一份材料。我脱口而出:“先生好伟大啊!”先生也笑了:“去去去,少拍马  屁。”

   (2)黑将军站在厨台上,威风地看着我,腿上绳子早已挣开。  它发出得意的鸣叫,高亢、响亮、清脆,倒有一种虎啸山林之势。但这小小的厨房中,它又  能逃向何处呢?我逼近它。它挑衅地看我一眼,向着窗户纵身一跃,跳了下去。果然,它不  是一只平庸的鸡。

   请分析这两个片段在写法上的特点。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主要运用语言、神态、动作等描写方法,写了先生  退休后甘于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为孩子们辅导作文的事情,刻画了一个具有奉献精神、老  有所求、不为名利的老人的形象。

   (2)写妈妈要“我”抓鸡来杀,黑将军的威风与气势震慑了  “我”,“我”由衷地赞叹“它不是一只平庸的鸡”。作者运用多种描写方法,生动逼真地  刻画出了“黑将军”当时的表现,让人如临其境。

   5.注重节奏,富有韵律

   古人作文特别讲究语言的音乐美,这是中国文学的特色。虽  说现代语体文不必像文言文那样严格,但是正如老舍先生所说,好的文章要“让句子念起来  叮当响”“让人家愿意念,也愿意听”(《关于文学的语言问题》),所以至少还要讲究一些  节奏。如果有了节奏感,文采也就氤氲其中了。如:

   你向往山居的清净,就必须舍弃都市的繁华;你仰慕奋斗者  的成功,就必须舍弃安逸闲散的生活;你希望走遍千山万水,就必须舍弃乡土乡音的温馨与  柔美。

   (《距离产生美》)

   快乐就压在烦恼的皱褶里,藏在疼痛的口袋里,它在你的头  顶 , 在 你 的 脚 下 , 在 你 深 深 的 眸 底 。         &nb  sp;                        &nb  sp;                       &  nbsp;      &nbs  p;                     &n  bsp;    (《寻找快乐》)

   虽然这两段中的最后一个字在平仄上并不谐调,但是读起来  却有节奏感,若把“千山万水”“温馨与柔美”句换至最前边,把“深深的眸底”改成诸如  “的身边”“的心里”等,就失去了这个效果。

   有时也要讲究点平仄。前一句是仄声煞尾,后一句煞尾的就  应是平声。这样可使声调起伏跌宕,抑扬有致。如:

   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譬如廿四桥的明  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故都的秋》)

   四个排比句的末一字是仄平仄平,读起来抑扬顿挫,铿锵和  鸣。

   边练边悟5   下面是一篇作文的节选,在句式上存在一些不  足之处,请进行改正。

   爱是人的本性这是最基本的常识。奉献爱心成为每个人的一  种常情。自孔子提倡“仁爱”开始,中华民族的血管里一直流淌着令人激昂的爱的血液。初  春的一场雪灾使中国南方损失惨重,但不辞劳苦的唐山十三兄弟却千里迢迢到湖南帮忙打通  道路,爱已注满了他们的肺腑;汶川大地刹那间,大地晃动,群山摇摆,校舍顷刻间而倒下,  暴雨倾盆而下,黑暗的大地充斥着死亡的气息、悲恸的哀唤。但时隔不久,满头苍发的温总  理站立在这散乱的石砾之上。不用说,有常识的人都知道汶川当时最需要的就是关爱与鼓励。  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爱——这正是我国政府执政为民的根本常识!

    答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爱,是人的本性,是每个人应该具有的最基本的常识。  每个人都有爱心,奉献爱心成为一种常情。自孔子提倡“仁爱”开始,中华民族的血管里一  直流淌着令人激昂的爱的血液。初春的一场雪灾,使中国南方损失惨重,道路阻塞,车辆滞  留;寒风刺骨,衣食缺乏。唐山十三兄弟,不辞劳苦,星夜兼程,千里迢迢,急赴湖南,和  救援大军一起清扫积雪,打通道路。汶川大地刹那间,地动山摇,校舍倾倒,暴雨如注,黑  暗吞噬了大地,哭声、呼救声撕心裂肺,处处充斥着死亡的气息、悲恸的哀唤。但时隔不久,  满头苍发的温总理站立在散乱的石砾之上,用那嘶哑、坚定的声音给灾难中无助的人们送去  了信念和力量。有常识的人都知道汶川当时最需要的就是关爱与鼓励。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  爱——这正是我国政府执政为民的根本常识!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片罂粟开花了,娇艳美丽的花朵在风中摇曳。

   罂粟对过路的人说:“如果你能采食我的果实,一定会给你  带来快乐。”

   路人对罂粟说:“如果我陶醉于你片刻的快乐,就会给我带  来长久的痛苦!”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作文,不得抄袭或套作。

   写作提示  人生在世,“痛苦”与“快乐”这对矛盾的情感  会伴随终生。如何正确地对待这一矛盾体,值得思考。

   从整体上来看,这则寓言,讲了“痛苦”与“快乐”的辩证    关系,写作时要注意辩证地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两者看似对立却又紧密统一,相互转化。  

   从局部来分析,亦可立意为“任何时候都不要为一时的绚丽  所迷惑”“保持清醒的头脑,拒绝形形色色的诱惑”等等。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如果你去印度,你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那里的公路特别  破旧,最好的路都赶不上我们的二级公路。但只要你沿着公路走,每隔数公里你就会发现一  座华丽的教堂,其华丽程度难以用语言来形容。一位旅行者问当地的居民:“你们这里教堂  如此华丽,公路却如此破旧,你们就不能把那些建教堂的钱用来修公路吗?”居民答道:“路  是通向财富的,不重要;教堂是通向神的,很重要!”

   全面理解材料含意,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 字;④不  得抄袭。

   写作提示  本题所供材料完全采用客观叙述的方式,没有对  材料的意蕴和倾向作出任何提示,所以审题难度较大。学生只要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提出  自己的看法并且言之成理即可。比如,着眼于“信仰”与“财富”的关系,可以强调在物欲  横流的现实中坚守精神家园的主张;也可以主张摒弃虚无的追求,自主创造现实的幸福。再  比如,着眼于信仰的内涵与形式的关系,可以侧重论述内涵的重要,而否定华丽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