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高考作文北京卷作文试题

2006 年高考作文北京卷

作文试题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许多城市都有能代表其文化特征并具有传承价值的事物,这些事物可以称为该城市的符号。

故宫、四合院是北京的符号;天桥的杂耍、胡同的小贩吆喝是北京的符号;琉璃厂的书画、老舍的作品是北京的符号;王府井商业街、中关村科技园是北京的符 号„„ 随着时代的发展,今后还会不断涌现出新的北京符号。

保留以往的符号,创造新的符号,是北京人的心愿。

对此,请以“北京的符号”为题,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感受或看法。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 字。

试题评析

在现代化的进程中,该如何对待代表着过去文明的辉煌成果,又创造出崭新的成果,这是一个引人关注的话题。从这个意义上看,北京卷的“北京的符号”,与2001 年上海卷的“文化遗产”,有着内在的相通之处。这道题具有浓厚的地域色彩和文化气息,并与高中生日常生活相关,实际上是要求考生扩大观察视野和知识积累,写出北京的文化特征,写出自己对社会的思考和关怀。它对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文化眼光,具有积极的作用;同时启迪了将来的高中教与学都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而要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 动笔之前,一定要认真阅读引出题目的材料与提示语,从中获取有益的辅导。阅读的过程(也就是审题的过程)是:一、由“许多城市都有能代表其文化特征并具有传承价值的事物,这些事物可以称为该城市的符号”,明确题目中“符号”的含义——指那些“能代表”一个城市“文化特征并具有传承价值的事物”(如果换一种说法,可称为城市的“名片”)。二、由“故宫、四合院是北京的符号„„中关村科技园是北京的符   号„„” 这组举例,明确“符号”的特点——既可以是包括建筑在内的实体,也可以是风俗、民风;既可以是杰出的文艺作品,还可以是那些标志着城市繁荣与发展的新生事物。三、由“随着时代的发展,今后还会不断涌现出新的北京符号”,能得到一个暗示:可在文中想象或设计未来的北京将出现哪些“符号”。四、由“保留以往的符号,创造新的符号,是北京人的心愿”,可以看出对“符号”应持的态度,同时这句话也提示了写作角度:既可只说“保留以往的符号”或“创造新的符号”,也可二者兼谈。考生经过这样一番细读,一般而言,不仅题意审清了,立意也大体明朗了。接下来,选择哪一个(或哪一组)“符号”来展开,是关系到作文成败的重要方面。拿到试题,大多数考生首先想到的可能是胡同、天坛、地坛、长城、天安门等老北京特有的“符号”和色彩,但这些都是大家熟知的;而北京是古老与现代结合紧密的城市,其“符号”不仅是多元的(如2006 年6 月10 日是我国第一个“文化遗产保护日”,京剧、京韵大鼓、相声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是能代表北京的艺术“符号”),也是在不断变化和形成的,考生应打开思路,将各种现代“符号”发掘出来;要善于以小见大,显示自己对北京文化的独特认识,使笔下文章具备视野广阔、气韵酣畅的优点。

(唐惠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