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评说今年高考作文题:题型多样 关注现实

题目多样化,给考生想象的余地和自由发挥的空间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潘天强教授认为,今年全国及自主命题省份的作文题命题思路不一样,水平不一样,呈现出多样化。有的虽然是命题作文,但给考生想象的余地和自由发挥的空间较大。如天津的作文题《话说90 后》就很有特点,考生发挥余地比较充分。四川题《熟悉》,也是命题作文,不论是文体还是内容,要求都比较宽泛,虽然判分时可能有些难度,但能够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

北大附中语文高级教师刘丽燕说,好的作文题,应该是可深可浅,适合不同层次的考生,这样才能考出真实水平。上海的《郑板桥的书法》和江苏的《品味时尚》各有特点,学生的认识可以有深有浅,只要言之成理就能写成好文章。

贴近生活,关注当前社会现实问题

专家们认为,与往年一脉相承的是,今年的作文题比较贴近学生熟悉的生活。北大附中语文高级教师张国富说,对今年作文题的整体印象是比较关注当前社会现实问题。天津《话说90 后》这个题目,现实意义比较强,对高中生来说应该有话说,但要写出一定深度也不容易,这才能反映考生的认识水平和认知能力。

潘天强教授则认为,好的作文题,不仅要现实性强,而且材料要明确精炼,利于学生发挥想象力,利于全面考察考生的语言文字表达综合能力。辽宁题《名人代言》虽然很现实,作为网上的大众话题可以,但作为作文题并不太合适。因为,作文题不仅要让学生表达观点,还应该讲究文笔和修辞。而太现实的题目往往只突出观点,如果学生对现实不太熟悉,就很难发挥其想象、思维和表达能力。

有些题目太窄,难以反映学生真正的水平和能力

清华大学外语系教授崔刚认为,今年的题目虽然特点鲜明,但有些题目让人感觉无从下手、不知从何谈起,例如,“踮起脚尖”、 “运动会上的兔子”、“弯道跨越”等,这些题目虽然让人感到清新,给了学生很大的发挥空间,但也可能带来一些问题。一是在高考有限的时间之内,学生过多的精力用在了内容的构思上,很可能会影响到语言本身,不能很好地达到考查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目的。二是过大的开放性很可能会带来阅卷的困难,造成评分的不公平,从而导致成绩无法反映学生真正的表达能力。

刘丽燕认为,今年高考总的印象是命题作文多,北京题《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特点是强调个人情感,以“我”为主,适合写抒情散文,不适合写议论文,虽说是文体不限,实际却限制了文体。这个题目适合文笔好的女生写,写成美文,但缺少点阳刚之气,缺少点哲理性,不太适合所有考生。

张国富指出,与往年相比,全国一卷有一定的思辨性,学生要先过思辨关,然后再去把握分析评论,这算是比较传统的作文形式。但所给的材料比较复杂,有的学生把握起来有一定难度。全国二卷文字阅读量太大,学生可发挥内容太少。这些应在今后的命题中引起注意。 (记者 袁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