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作文的语言“酷”起来

让 作 文 的 语 言 起来

 

  

请比较下面三段话的语言,哪一段最生动?

1)前几天,我脸上长出了十几个青春痘,我并不在意,哪想到越长越多了。

2)前几天,我这只有零星几粒痘痘的脸上地 又 冒 出 十 几 粒 , 我 并 不 在 意 , 认 为 这 些 小 丘 很快就会消失的,哪想到越长越多了

3)前几天,我这只有零星几粒痘痘的脸上地 又 冒 出 十 几 粒 , 我 并 不 在 意 , 认 为 这 些 小 丘 很快就会消失的,哪想到,这些小家伙顽强不屈,前赴后继,只几天工夫就星罗棋布地在我脸上泛滥成灾了。

比较中我们不难发现这三段文字,语言一段比一段“酷”,“酷”的语言,特别是考试作文,自然会令阅卷老师一见钟情。语言的“酷”可以是惟妙惟肖的细节描写,可以是生动传神的修辞手法,可以是深刻警策的名言警句,也可以是很有个性色彩或时代气息的词汇等。这些都能为文章增色。

(一)细节描写,惟妙惟肖。

细节描写大体可分人物和景物两类。

1、人 物 描 写 。 例 ① , “此人圆滚滚的身躯上安着圆滚滚的脑袋,中分的头发向两边梳着,透过厚厚的镜片可以看到一双小小的眼睛。像两根红肠似的嘴巴上边长着一只小巧的鼻子,一笑起来只见原来就很小的眼睛更是眯成了一条缝,嘴巴发出哈、哈、哈的笑声,浑身的肉也像注了水似的颤个不停,活脱脱的一个安西老爹的翻版。”这是抓住了人物的面部进行细节描写,把人物 的外貌特征活灵活现的展现在读者的面前。当然,也可以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进行细节描写。例②,“张老汉衔着烟斗,乐呵呵地接过存单,眼睛不由得眯成了一条缝。他用颤抖的手捧着存款单,端详着,微微点了几下头,然后小心翼翼地揣在怀里,迈步走出了信用社。刚走几步又把存款单掏出来瞧瞧,生怕它长了翅膀飞走了似的。这样几次,他才把存款单揣进怀里,紧扣扣子,倒背者手大步地走了。”这段就是远用了动作、神态描写,将张老汉拿到存单时的激动、兴奋、小心的神态写得淋漓尽致

2、景物描写。例③,《海滨仲夏夜》:“在这幽美的夜色中,我踏着软绵绵的沙滩,沿着海边,慢慢地向前走去。海水,轻轻地抚摸着细软的沙滩,发出温柔的刷刷声。晚来的海风,清新而又凉爽。我心里,有着说不出的兴奋和喜悦。”作者从触觉、视觉、听觉、嗅觉等角度进行描写,读者也从中感受到夏夜沙滩的美。

(二)修辞手法,生动传神。

例①,一位同学写 拔 牙 经 历 : 为了让全体同胞整齐点,就牺牲这两位与我风雨同舟十余年的兄弟吧!我颇有些悲壮地躺在椅子上,把嘴巴张到了极限,就差发出一声狮吼。短短半分钟,一位 仁 兄 倒 下 了 。 我 的 目 光 触 到 了 呈‘H’形的它,从未与我谋面的牙根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出奇的洁白中沾染着斑驳的血迹 ,令我 心痛不已 。作者运用拟人的修辞,把“牙”拔了看成是“仁兄”倒下了,十分形象

例②,一位同学在写《同桌的你》中这样写同桌:你应该知道大家为什么把你的大名“仇伟”改成“臭味”了吧,据说你„„你居然两个月都没洗头了!难怪,在你身边我老闻见一股馊味。作者运用夸张手法,“两个月没洗头了”,凸现同桌的脏,表现“我”对同桌的厌恶。文章多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反语等修辞,会让文章生动,能准确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增强文章的感染力。但修辞的运用要恰到好处,否则,会影响表达效果,如,有一位同学写妈妈在厨房里忙上忙下的样子,比喻成“像猴子似的”这就与作者的写作愿望背道而驰了。

(三)名言警句,深刻警策。

例 ① ,《 秋 色 使 我 陶 醉 》 中 , 作 者 这 样 开 头 : 今晚的月,是“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那甜蜜的月,是“少年不识月,呼作白玉盘”那童真的月,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那祝福的月。这里作者运用了古诗名句,使文章显得很有厚度。例②,一学生在一篇文章表现如今的课业负担时这样 写 道 : 一 天24小 时 -7小 时 (作 业 )-睡 眠 时 间 -吃 、 喝 、 拉 、 撒 所 需 时 间 -“ 国 家 教 育 部 ” 安 排 的 七 节 课 „„所剩有几?我的黑夜比白天多,我不要这样过。“虱子多了不痒,债多了不愁”。太阳每天都是新的,又何必那样自寻烦恼呢?我们“胜利大逃亡”,行不行?这段文字作者引用了歌词、俗语,或是对歌词、名句进行改编,也会受到很好的效果。如③,歌词“都是月亮惹的祸”学生常将它改成“都是 电视 惹的祸”“都是抄作业惹的祸”等,有一位同学巧妙的将《陋室铭》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改成“分不在高,及格就行;考不上去,有钱则灵。”总之,巧妙运用名言、俗语、歌词,会使文章富有文采,同时还能反映作者的文化底蕴。

(四)巧用词语,鲜活俏皮。

⑴学生生活中的时髦语,“帅呆”“酷毖”“哇塞”“OK”“Good”等。例一位学生在《老师,你真俊》中写道:英语老师一进教室,全班同学顿时傻眼了,西装革履,气质非凡,风流倜傥。大家都静下来注视着这位新老师,调皮的毛毛虫突然口无遮栏的叫了一声“哇塞!”这时,其他同学接着都异口同声的叫起来:“帅呆了!”口哨声、嬉笑声把课堂乱成了一锅粥。这段文字贴近学生生活,将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结合起来,增加了文章的生动性。⑵前沿科技术语,“克隆”“纳米”“因特网”“基因”“复制 ”“ 在 线 ”“ 网 聊 ” 等 , 学 生 把 抄 作 业 说 成 是 “复制” ,写 两 人 长 的 像 , 说 成 是 “克隆” 。既形象生动,又有时代气息。⑶社会生活中发生的现象,“禽流感”“非典”“海啸”“拉登”等 。一位 学生在 作文 中写道 :我的同桌是班上的“恐怖分子”,大家背地里给他定了个绰号,叫他“拉登”,经常敲诈勒索小同学的钱物,无缘无辜殴打女生。于是,大家都像躲“禽流感”一样躲避他。⑷偷换概念巧用词,“哪个是高慧雯,嗯?”物理老班明知故问地盯着我望,手里卷包着一份“不大”的家作——16K试卷。他将“鹰爪”伸向了我,我冷静地站起来,将死人般的脸添上少许怒意,迎上去,老师一阵河东狮吼之后,我又带着死人般的脸外加一张“满江红”的试卷回到座位上。 文 中 将 作 业 上 满 是 红 叉 说成是“满江红”,偷换了词义,但让这段文字顿时一亮,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影响。小品《昨天、今天、明天》中宋丹丹有这样一句台词:两颗门牙去年也光荣下岗了。“下岗”一词令人叫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