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格言

  成功的教育是“虎父无犬子”,失败的教育是“母强子弱”。有修养的父母总是把培养生活  自理能力和自学能力当作教育孩子的头等大事。 对孩子来说,家庭环境类似母亲的  子宫。母亲的子宫是孩子的第一宫殿,家庭环境是孩子的第二宫殿。 国民的命运,  与其说是操在掌权者手中,倒不如说是握在母亲的手中推动摇篮的手,也推动国家的发展。   孩子的祖父母可能只有一些有限的教育经验,而这些有限的教育经验又因为祖父母  的溺爱和放纵而派不上用场。 孩子摔倒之后,赶紧将孩子扶起来,狠狠地踩踏地面,  对孩子说:“它坏,我们踩它!”大地并不坏,是家长坏。 好的父母守望孩子,让  孩子自己主动成长;坏的父母代替孩子做事,让孩子被动成长。 好母亲把儿子当朋  友,坏母亲把儿子当情人。 了解并欣赏孩子的特长,让孩子因自己的特长而有成就  感。让孩子因成就感而凌云壮志、豪情万丈、意气风发、指点江山。 孟子的教育理  想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按照孟子的标准,现代  人都是小矮人。 谋生型父母必须让孩子体验父母劳动的辛苦和辛酸。 谋  生型父母不能因外出打工而对孩子有愧疚感,更不能因愧疚而迁就孩子的胡闹。懦  夫不是天生的,懦夫是父母培养出来的。不劳动的孩子,害怕重量和重负,他猥琐、畏惧,  遇到困难完全没有主意和力量,只有慌乱和恐惧。 贫穷是重要的教育资源,穷人的  孩子早当家。 让孩子玩“自食其力”的游戏,让孩子离开父母,到苦难的地方:如  果他不劳动,他就饿死。改变孩子不劳而获的坏毛病的唯一办法是让孩子暂时离开父母。   人类有两件事情最难:一是如何“统治”他人;另一个是如何“教育”他人。   如果孩子的聪明不被学校承认,聪明的孩子就会视为坏孩子。在学校生活中,坏孩  子往往比较聪明。聪明的孩子往往比较坏。 如果家长教训智慧发达而教育智慧不发  达,如果家长只有教训而没有教育,孩子会成为唯唯诺诺的“家奴”,失去堂堂正正地做人  的自信、尊严和激情。 如果家庭教育出了问题,孩子在学校就可能会过得比较辛苦,  孩子很可能会成为学校的“问题儿童”。 如果事业型父母双方都无法陪伴孩子,就  必须为孩子寻找合适的、受过专业训练的家庭教师,而不是简单地把孩子移交给祖父母或保  姆。 事业型父母必须有一个人在家里陪伴孩子,或者为孩子聘请家庭教师。   谁能让孩子“动如脱兔,静如处子”,谁就掌握了教育的秘密。 谁能让孩子有主见  又懂得妥协,既果敢又懂得顺从,谁就遏住了教育的关键。 所有纨绔子弟都是富裕  子弟,尽管并非所有富家子弟都是纨绔子弟。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无论父母有多大的成就,孩子的教育失败,整个人生就失败。 性格好的标准是“文  明其精神”,身体好的标准是“野蛮其身体”,学习好的标准是“自学自得”。   学业成绩是人的成长的冰山一角,冰山下面是人的性格和身体。性格和身体是学业成绩的两  个支点。 应该尊重保姆的劳动,劳工神圣,但不应该把教育孩子的责任推卸给保姆。   影响孩子成绩的主要因素不是学校,而是家庭。家庭教育是人的成长的根部和根本,  它是“培根教育”。 有出息的人,可能是学校里的坏孩子。没出息的人,可能是学  校里的第一名。有生活情趣的人,可能是那些学校里的中等生。 有知识,并不见得  有文化。有人获得了博士学位,但他不懂得生活,他不知道善待他人,他甚至不知道如何善  待自己的孩子。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早起的虫儿被鸟吃。让孩子知道什么时候往前  冲,知道什么时候必须退让。 最幸福的人,是那些兴冲冲地过日子的人。“兴冲冲”  意味着,高兴地过日子,经常有冲锋、冲刺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