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翻译的创造性叛逆——从文化学派翻译观看林纾和庞德的翻译

本文档由 学术交流 分享于2010-11-24 20:51

古往今来,对翻译的定义有无穷之多。翻译是一项非常复杂的活动,涉及的因素很多。传统上的翻译活动一直被理所当然地视为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过程,因而翻译研究一直以文本关照和语言分析为主要任务,其对忠实性原则的遵循使译者总是处于“忠实”与“叛逆”两难的境地。意大利古谚“翻译者,反叛也”道出了文学翻译的两难境地:创造性与叛逆并存。 文章较为全面地介绍了中外学者对创造性叛逆的研究,并指出了目前对此研究的广泛性与其深刻意义所在。“创造性叛逆”让我们从更广的层面思考翻译的本质和特征。在创造性叛逆中突出地体现出了源语文化和接受文化之间的差异、碰撞、互动、交流等。林纾和庞德是创造性叛逆现象的突出代表。他们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有语言方面的原因,更是文化差异的显现。 随着“文化转向”成为二十世纪末翻译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进展,翻译研究突破了传统的美学或语言学的模式,上升为一种文化的反思。翻译研究的文化学派跳出关注译作..
文档格式:
.pdf
文档大小:
1.82M
文档页数:
55
顶 /踩数:
0 0
收藏人数:
9
评论次数:
0
文档热度:
文档分类:
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随笔札记
添加到豆单
文档标签:
文学翻译 创造性 叛逆 文化学派 翻译观 翻译学 文化 转向论
系统标签:
叛逆 翻译 创造性 庞德 学派 文学
下载文档
收藏
打印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推荐豆丁书房APP  

获取二维码

分享文档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复制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复制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复制

默认尺寸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