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满分作文密码解读——构思篇

  ——构思篇

   [写作启示] 

   看孩子的狗 

   故事发生在700 年前。那时候有条大狗,名叫吉尔特。吉尔特是威尔士王子的狗。王子  外出打猎,经常带着吉尔特。

   这一天外出打猎,王子却把心爱的狗留在家里。因为她幼小的儿子正在熟睡,王子要吉  尔特看守孩子。

   王子打猎回来了,吉尔特欣喜地出去迎接他。

   王子一眼看见吉尔特嘴上有血迹,慌忙冲进屋里一看,顿时惊呆了。床上不见了他心爱  的儿子,地上掉着儿子的衣服。衣服上有血,地上也有血。王子愤怒地喊:“狗东西,杀了  我的儿子!”

   王子冲出门去,冲着摇头晃脑的狗刺了一剑 。吉尔特喷着血倒下了,王子也痛心地坐  在地上。

   突然,王子听见了婴儿的哭泣声。仔细听,是在屋里。王子连忙跃起,跳进屋里,顺着  哭声朝床下一看,是儿子。儿子躺在墙角,身旁还有一只死去的狼。

   王子明白了,是吉尔特要死了狼,就了他心爱的儿子。多么勇敢的狗呀!但是,王子却  杀死了吉尔特! 

   这是一个多么震撼人心的故事。其之所以能够深深地打动人心,是因为本文采用了先抑  后扬的方法。巧妙的构思往往能收到出奇制胜的效果。“文似看山不喜平”,起起伏伏,高  高低低的山百看不厌,跌跌宕宕、曲曲折折的文章引人入胜。反之,平缓的山让人生厌,平  庸的文章让人心烦。愿你笔下的作文成为起伏的高山、波折的华章。

   [密码解读]

   假如我是一位旅游者,来到一处风景胜地,我一定渴望获得这样一条游览路线:首先它  是新颖的,不是我们所走惯了的旧路,不会使人感觉厌倦;其次,它是便捷的,尽管  它曲折,或艰难,然而曲折中有佳境,艰难中有趣味。不论道长道短,都不是白花力  气的冤枉路;再次,它是自然的,它的起伏或曲折,都是自自然然、顺势而成的,当我们  沿着它信步而行的时候,便会有一种轻松自然,无拘无束的适意感。

   作文的构思也是一样,如引水、如开河、如导流。关键在于能否为自己的感情之流开辟  一条最优秀的“渠道”。

   文章的构思布局是指在动笔行文之前,对文章的内容和表达方式的总体设计,是作文过  程中的一种创造性的复杂的思维活动。具体地说,文章的构思就是对头脑中的材料作进一步  的扩充、延展、分解和组装,使之有序化、凝聚化、最优化,包括精选题材、提炼主题、设  计人物、编置情节、安排结构以及探索最适当的表现方法等。有的考生老是对题目匆匆一瞥,  在思维紊乱状态中,就信笔写去,结果常常是像挤牙膏似的,“挤”一点,写一点;或像溜  冰似的,“滑”到哪里算哪里。这样写出来的作文,读起来让人觉得干巴巴的,毫无生气,  即使是审题、立意都不错,但由于仓促动笔,思维无序,在行文的过程中,有时写着写着就  偏离了题旨。因此,动笔之前,必须认真进行个性布局。一篇文章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  取决于构思的精巧与否。尤其是考场作文,在构思方面若能体现出强烈的创新意识,做到独  特、新颖、匠心独运,那么文章升格获得高分将会成为现实。

   那么,快速构思应当怎样进行呢?从总体上说,首先要弄清题目要求,然后根据要求,  打开记忆的大门,搜寻出平时生活中积累的各种信息(包括生活经历、见闻、知识、情感等);  调动各种形式的思维,积极展开联想和想像,初步确定中心与题材;其次,展开多角度、多  层次思考,选择最佳角度表现中心,并据此改造、丰富材料,提炼立题;最后,根据主题和  题材的关系,对全文的布局做到有序、有旨、有特点,先写什么,后写什么,详写什么,略    写什么都应该想清楚,构思布局应力求做到新颖,精巧。

   当然,因作者的个性不同,构思的方法也就各具特色。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构思方法,  供大家选用。

   1、 片断组合法。

   这种构思方法,就是在题目规定的范围内,选择几个生动的、典型的人物生活片断,或  事件情节片断,或景物描写片断,把它们有机地组合起来,共同表现一个主题。用这种方法  写人记事,可以在较短的篇幅内,立体地、多角度地表现人物、叙述事件、描写景物。片断  组合的构思,可以给作者留有广阔自由创造的天地,使思路开阔,纵横驰骋。但片断组合,  绝不是大拼盘,应做到所选择的片断符合文章中心的需要,所写片断应始终围绕中心展开。  同时,各个片断应各具情态,各有侧重,以期达到“众星捧月”的艺术效果。

   2、 虚实相映法。

   要反映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我们不可能面面俱到,有时需要对描写对象作直  接的正面描写,有时则需要对描写对象作间接的侧面描写。前者称为“实”,后者则称为  “虚”。“实”和“虚”是相对的,写“实”显得厚重,写“虚”显得空灵,“虚”“实”  相衬则形神兼备,既可使人感到具体实在,可触可摸,又可收到气氛浓烈的效果。这种方法  宜于表现广阔的生活场面,因之带有强烈的抒情色彩,具有较大的思想容量。此法最适于抒  情文体。

   3、 信息提取法。

   行文中,有时会碰到思路阻塞现象,这时候,就要迅速唤醒记忆中的各种有关信息。  初中生活,缤纷多彩,一定给你留下了许多美好的、难忘的记忆。选取其中给予  自己印象最深的事例铺展开来,一定会迅速打开思维的闸门,使思维流程快速运行。张开感  觉之网,入微就有辉煌。

   4、 对比反衬法。

   对比反衬,是将对立的人物、事件、景物放在一起,通过它们的差异来说明问题的一种  写作构思技法。它与烘云托月法很相似 ,不同的是,烘云托月是用同类或相近的人、事、景  来衬托,属于正衬;而对比反衬,是用相反或相对立的人、事、景来对照,属反衬。运用对  比反衬法构思,目的是使对比中的立体得到强调与突出,它从相反相逆的角度将两种物体进  行对照比较,以形成十分鲜明的反差烘托,因而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战斗力。如用冷清萧条  的景物,反衬欢乐喜悦的感情;以外界喧闹的气氛,反衬内心寂寞的心理。

   这是一种最常用创造性的构思方法,广泛用于 记叙文 、议论文、小说、  诗歌中。

   5、 彩线串珠法。

   彩线串珠,就是作者在处理安排材料时,选取一个最能体现文章主旨的事物作为贯穿全  篇的彩线,将一组精选的材料(珍珠)连缀成篇的构思方法。作为“串珠”的“彩线”,可以  是物、可以是事,也可以是一种思想感情,只要能够体现题材之间的内在联系,体现文章的  主题思想即可。

   有位同学以《生命的季节》为题,以生命为彩线,用“懂事之春”、“灼热之夏”、“硕  果之秋”、“沉思之冬”四个小标题,描绘了生命的多姿多彩。文中虽没有一个完整的故事  情节,但四个小标题由一线相连,恰似一串珍珠,熠熠生辉;每一个小标题又各侧重一个方  面,环环相扣,使得文章结构十分紧凑。

   运用彩线串珠法,一要有珠,材料要一个比一个棒,像珍珠一样光艳夺目;二要有美丽  的彩线,必须选用最能体现文章主旨,又能贯穿全篇的联缀物;三要贵藏忌露,有虚有实,  或明或暗,形成文章起伏变化,既不能让读者一目了然,又要让读者有迹可寻。

   6、 尺水兴波法。

     “文似看山不喜平”,说的是写文章好比观赏山峰那样,喜欢奇势迭出,最忌平坦。如  果说,山之妙在峰回路转,水之妙在风起波生,那么行文之妙则在于起伏曲折、跌宕多彩。  因为平铺直叙的文章,往往让人感到呆板、单调、乏味。行文时,采用跌宕起伏、曲折多变  的文势,这种在有限的篇幅里把事情说得引人入胜、起伏曲折的谋篇技巧,就叫做“尺水兴  波”法。

   通常“尺水兴波”法在文章中可表现为“巧设悬念、巧设误会,巧用抑扬、疏密相间、  铺垫渲染”等形式,形成起伏的波澜。如《三国演义》中“三顾茅庐”的故事之所以脍炙人  口,与其情节曲折有很大联系。诚想刘备请孔明如果一次便成功,必定索然无味,故事就不  能吸引人了。

   总之,“文贵曲”。 记叙文 要想在有限的篇幅里把事情叙述得娓娓动听,把  人物刻画得性格鲜明,就应很好地掌握“尺水兴波”的谋篇技巧。

   [教你一招]

   名人谈构思

   文章的构思应当是曲折有趣,而又自然天成的。

   散文家李广田曾经把诗歌比作“浑然无迹”、“圆满”、“完整”的“珍珠”;把小说  比作“一座建筑”,“它可能有千门万户,深宅大院,其中又有无数人事陈设,然而一切都  收敛在这个建筑之内,就连一所花园,一条小径,都必须有来处,有去处,有条不紊,秩序  井然”。至于散文,他则这样比喻说:

   我以为它很像一条河流,它顺了壑谷,避了丘陵,凡可以流处它都流到,而流来流去却  还是归入大海,就像一个人随意散步一样,散步完了,于是回到家去。

   林语堂也有精妙的比喻。他说:

   作文只须顺势,如一条小河不慌不忙,依地势之高下,蜿蜒曲折,而一弯溪水妙景,遂  于无意中得之。若必绳以规矩方圆,量以营造法尺,结果只成一条其直如矢毫无波澜毫无曲  线的运粮河。

    

    

   [中考链接]

   1、考题展示

   2004年杭州市中考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春天到了,家园前的草坪露出了红红绿绿的生机。一位新搬来的中年人回家不忍心践踏  那片草坪,便绕了点路。没想到刚上楼时,邻居老太太微笑着迎上来,一番话让中年人颇感  意外:“我整天都在想,很有点担心,新来的邻居是个怎么样的人?”顿了一下,老太太又  说:“当你刚才绕过那片草坪时,我算了解了你,知道我没什么好担心  的。”

   生活常常是这样,刻意为之往往不能缩短彼此的距离,而偶尔发生的一个细节,一个举  动,却会在人与人之间架起美丽的桥梁。

   请认“心灵的距离”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可以记叙经历,编写故事,  发表议论,抒发感觉。文体自先,题目自拟。

   2、考题解析

   距离除了指事物在空间或时间上的相隔而外,还有什么意思?为什么同样的地理距离给  不同时代的人们造成不同的障碍呢?在多元的时代要不要缩短人与人与之间的心灵距离?随  着地理距离的缩短,心灵距离会自然缩短吗?

     可以从“咫尺”与“天涯”是一种抽象的心理距离出发,表现人与人的隔膜;可以写师  生之间,官员和百姓之间的“零距离”接触,表现新型的人际关系;可以写万水千山隔不断  的情爱,母爱和对祖国的爱;还可以从交往的角度写距离保持个体的相对独立性。

   3、失误例文

   心灵的距离

   浙江杭州考生

   吃过早饭儿子就因为接到一个电话慌忙出去了。眼前的一幕让母亲感到不安,她不知道  这些天儿子怎么了,老是心神不安,常常接到一些莫名的电话后匆匆往外跑,她心里萌生了  一种冲动。

   过一会儿,母亲轻轻踱进了儿子的房间——已经很少进入的一间房。房间的摆设还是老  样子,一张床,一个书架,一张桌子和一个椅子。母亲惴惴不安地打开了抽屉,抽屉里没有  什么东西,一个笔记本,几封信,几张女孩的照片。信是从全国各地寄来的,多是笔友的信。  她的眼光触到了日记本,便情不自楚地打开了它。里面记得只是些琐事,她不安地合上了日  记本。

   儿子回来了,进屋后又兴冲冲在跨了出来,狠狠地盯着母亲,母亲低着头,默无声响。  儿子转身回房,哐的一声关上了房门。

   几天后,儿子又出去了,母亲再次走进了儿子的房间。她看到儿子的抽屉上了把锁,顿  时心凉了半截。她想退出去,但是一想起那些莫名其妙的电话,于是她伸开手去拉抽屉,锁  竟然没有锁上,母亲屏住吸吸,用颤抖的手打开抽屉,抽屉一片空白。

   母亲的心顿时空空如也。

   4、升格指导:

   这篇文章的构思还是比较新颖的。选材很典型,很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但如果能把母  亲对儿子的关爱,心情的忧郁和失落情感的刻画得再细致一些。文章一定会更加震撼人心。  对儿子形象的塑造也不够丰满,可通过语言,动作神话的描写揭示两代人之间的心灵隔膜,  文章的结尾要力求含蓄,令人回味,引人深思。

    

   5、升格佳作

    

   心灵的距离

   杭州考生

    

   吃过早饭后,儿子接到一个电话后便一声不响地出去了。

   “这孩子是怎么了?”母亲望着儿子的背景,疑惑地想。这些日子她觉得儿子怪怪的,  常接到一些莫明其妙的电话,然后就往外跑,“莫非是发生„„”母亲的心头掠过一片不安  的阴云。

   禁不住疑惑的驱使,母亲轻轻地进了儿子的房间——自从儿子长大后她就很少进来了。  房间里没有多余的摆设,只有一张床、一个书架、一张桌子和一个椅子。母亲轻轻地走到桌  前,打开没有上锁的抽屉。抽屉里摆着一本精致的日记本、一叠信和几张照片。母亲先拿起  照片和信,几乎每张照片上都有一个可爱的女孩,信则是从全国各地寄来的,多是笔友的信。  母亲叹了口气,放好了信和照片,又将手伸向了日记本。在手指与封面接触的一瞬间,母亲  像被烫着似地缩了缩手。她本不该看儿子的日记,可是当想起与自己交流越来越少的儿子,  她咬了咬牙,打开了日记本。

   日记只记了几页,多是学校里发生的事。母亲匆匆忙忙地看了几页后,便慌忙放好日记  本,逃也似地出了房间。傍晚,儿子回来了,进房后不久便急步冲出来,盯着母亲,眼睛几    乎要冒出火来了。母亲低着头,转身做着其他事,竭力躲避着那两道目光。儿子转身进了房  间,“砰”地一声重重地关上了房门,母亲被震得一惊。

   那天,儿子没有出来吃饭。

   过了几天,儿子又出来了。他刚出门,母亲便悄悄地走进儿子的房间,远远地便看到抽  屉上新装了一把锁。她顿时冷冷地呆立在那里。刹那间,母亲觉得一股强烈的电流通过全身,  将她的心击穿。她苦涩地感到锁锁住的不是抽屉,而是一扇门——门里是儿子,门外是自己。  母亲心头生出一丝莫名的惆怅,想退出去,但当她想到了电话、照片„„他毕竟是孩子啊!  于是她伸手试着拉开抽屉。突然她听到冷冷地一声“哼!”她惊得跳了起来,回头一看,儿  子斜靠在门上,不满地望着她。母亲只觉得背后凉飕飕的,脸上却有点发热。她慌乱地低下  头,喃喃地说;“我想来„„我想来„„帮你收拾„„房间„„”儿子打断了她的话:  “我只是回来拿一下东西。”说完便转身走了。母亲一下子瘫倒在椅子上。

   又过了几天,母亲在确信儿子已经走后,再次走进儿子的房间。抽屉上的锁还在,但却  没有锁上。母亲屏住呼吸,用略微颤抖的手打开了抽屉——里面什么都没有,一片空白,连  一张小纸条也没留下。

   母亲的心顿时如同抽屉一样变的空荡荡的。

   6、评点

   文章写得很有深度,小说笔法,耐人寻味。家长与子女之间如何消除心灵的隔膜,令人  深思!

    

    

   [佳作平台]

      佳作1

   心灵的距离

   杭州考生

    

   他和她是同桌,两人之间的距离只在毫厘之间。

   可是她并不喜欢他。瞧他那乱蓬蓬的头发,简直就可以用知名的咖啡品牌形容;向下耷  拉的领角时常是不对称图形,再加上每次午休后身上热腾腾的汗味;还有卷到膝盖的裤脚和  一双布满灰尘的球鞋,只几眼她就把他看了个透——这个浑身都透出“不安分”气息的男孩  绝对是本·拉登一级的“恐怖分子”,她的政策明确:明哲保身,少惹为妙。

   他也受不了她的那一丝不乱的头发,每一根服服帖帖的;整齐的衣服就像军队里的床铺,  还一股说不清的女里女气的味道。她每天都捧着书看个不停,眼睛都有汽水瓶底那么厚。他  有绝对自信能说出这女孩的“十之八九”,她定是个老师、家长心目中的“乖乖女”,一不  招灾,二不惹祸。他有他的态度:敬而远之,我才不和这种“老套”的女人打交道呢。

   初中的生活就在这种既远又近的距离开始了。

   无论他还是她,改变和影响都在潜移默化间发生,距离正在不知不觉地缩短。  

   他和她的同桌,两人间的距离只有毫厘而已。

   还是那乱蓬蓬的头发,放下裤脚的男孩在教室里埋头苦读。

   还是那丝不乱的头发,换了“隐形”眼镜的女孩在运动场上活力四射。

   初中的生活就在这种时刻变化的距离中继续着——

   一次数学测验,他照例捧走了最高分。当老师的夸赞声响起时,她听到了身边急促的桌  椅“二重奏”。不用看就知道,他一定摇头晃脑笑得正欢。“小心嘴闭不上。”她带点讨厌    地想,一边向他那边挪了挪——为了那道复杂几何题的思路,但心中却不免对他那灵活的头  脑和充满创意的机敏反应嫉妒了一下。

   一次历史考试,她又一次卫冕成功。当老师在前面大夸特夸的时候,他禁不住瞄了旁边  一眼:哼,还是那么沉静,连一丝笑容都看不出。虚伪!

   却不得不向人家讨教一番,一边埋怨那疲乏怨那道该死的材料题,一边将自己如外国人  看《红楼梦》时茫然不知所云的心情同她那缜密如福尔摩斯一样的头脑比较了一下。

   一次校际足球赛,当他在禁区外以一技漂亮的劲射改写了比分时,她带着一群女生欢呼  雀跃,高喊着他的名字涨红了脸。男孩背着她跑回中场,嘴角挂着一丝得意的笑。

   一次英语演讲比赛后,他正将她比作外国百灵鸟向一群男生复述比赛时的情景,  却没有注意到身后的女孩被他中国老黄牛般的腔调逗得笑出了声。

   他和她还是同桌,两人间的距离只有毫厘而已!

   点评:男女同学之间的感情变化是很微妙的。有时很难说得清,但这篇文章写得却非常  干净,读来令人拍案叫绝。

    

   佳作2

   心灵的距离

   杭州考生

    

   小东最近交了一个笔友,是通过杂志上的“交友启事”认识的。

   这个笔友是一个花季女孩儿,名字叫丝雨,家住遥远的黑龙江。初次交流,丝雨就表现  出对小东十二分的真诚与信任,还给他寄来了一张漂亮的贺卡和一连串美好的祝  福„„

   小东很激动,有生以来他还是第一次给女孩子写信,因此他也表现出百分之百的真诚和  认真。

   在丝雨的第二封来信中,她的话语更加亲切,问长问短,像久别重逢的友人,并且在信  后附了一句话:“希望是朋友,不长只一生。”小东看后很受感动,大有相识恨晚之意。他  提起笔来,一气呵成一封长达5000 字的信,并且也在信后附了一句:“有的人终生相伴,却  形同路人;有的人擦肩而过,却永生难忘!”

   不久,丝雨又来信了,信气仍然是那么亲切,跟小东谈理想,谈追求,谈未来„„并在  信末附上一句:“虽然远隔千山万水,但彼此的心是相通的,我会永远为你祝福!”  小东看后心潮澎湃,如痴如醉,他已经完全沉浸在这人世间的脉脉深情中了。

   在后来的日子里,小东和丝雨鸿雁往来,互吐真诚。小东一日不读信,就有如隔三秋的  感觉。每次读丝雨的信,就觉得彼此的距离又拉近了一些,仿佛纯情漂亮的丝雨就在眼  前„„

    一 次 ,                  小东给丝雨寄了封挂号信,信中希望丝雨给他寄张照片,并且随信附上一张自己认为最不错  的彩照。

   没几天,小东便 收到丝雨的回信,丝雨说不能给小东寄照片,如果那样的话,他们这  段友情很可能结束„„小东怎么肯相信,又接连去了几封信,下了一百次保证„„

   后来,丝雨果然寄来了照片,小东打开看时只觉得心灰意冷,大失所望,原来照片上一  个十足的“丑女”!小东看后再也没有先前的那份激情了,每次提起笑都觉得无从下笔,后  来干脆把笔撂下了。

   又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小东早就把这件事给淡忘了。然而,有一天,他又收到了一封信,    小东打开了,那熟悉秀丽的字迹映入眼帘:“„„距离本身就是一种美,有时刻意强求就会  丧失它„„朋友,那张照片本不是我的,现寄张我的照片,留做纪念吧!,再见,朋友,  我们之间已有了‘心’ 的距离,彼此不可能再成为朋友了。”

   小东呆呆地望着那近在咫尺靓似张柏芝的照片,心中产生了一种不可名状的失落感。  

   点评:这是一篇很有思想深度的小小说。文中的故事很耐人寻味。如果人与人之间有了  心的距离,那无疑就是一道不可逾越的感情坚冰。

    

   [模拟指导]

    

   1、体育运动员不断冲击极限,“更高、更快、更强”,体现了人类挑战极限,不断突  破的精神;拉一个弹簧,如果拉力超过了弹簧的承受极限,弹簧就会失去弹性。在某些领域,  我们需要不断突破极限;在另外的领域,又要留有余地。请以“极限”为话题写一篇  不少于600 字的文章。

   [思路点拨]

   “极限”的含义应该包括:我们要不断地挖掘自己的潜能;我们要珍惜  自然资源,量入为出,细水长流。思路引领:(1)兴奋剂现象:挑战极限要注意手段,谈“竞  争与手段”。(2)追求极限:使自己的能力或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3)地球:节约能源,  因地球的承受力已达到极限。(4)注意科学安排自己的时间,人的精力不是无限的。

   2、界限通常是指不同事物的分界。生活中有很多界限存在,有时它是一种有形的规则,  有时它是一种无形的约束,可有时你不经意越过了界限,它又可能是一种负担。仔细  品味吧,请结合生活的实际,以“界限”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  文题自拟,文体不限。2、字迹工整,书写规范,不少于600 字。3、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的  姓名和学校的名称。 [思路点拨]

   这是一个颇具哲理的话题。既可以从实立意,指不同事物的分界;也可以从虚立意,指  思想界线或某种限度。也可以肯定立意,说明“界线”在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作用,这里的  “界线”指的是一 种规则意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马路上,如果没有红灯、绿灯,  很难想像结果是什么样子。单位如果没有规章制度,势必会成一盘散沙。正是有了界线,有  了规则,大家共同去 遵守,社会生活才井然有序,和平安定。如果有一天,我们禁  不住物质与金钱的诱惑,思想防线崩溃了,等待我们的也许是无尽的懊悔。也可以从  反面立意。说明“界线”对人们思想的束缚,限制了人们特长的发挥。蛹羽化蝶,雏鹰出壳,  正是因为敢于打破界线。墨守成规永远不会有新的发现。至于应该如何立意,我以为最重要  的是要选取自己最能驾驭的素材,最大程度地展示自己的个性。

    

    

    

   [真题热身]

    

   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一篇作文。

   说谎者往往由于说谎而失去他人的信任和尊敬,我们不应该说谎。但是,所有  的谎言都是卑劣和应受到惩罚的吗?在时刻不忘诚实美德的同时,我们不能不正视这  样一个现实:在某种特殊的情况下,善意的谎言也很美。

   请以“美丽的谎言”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 字的文章。

   2、阅读下面的材料,以“爱的真谛”为话题,写一篇600 字以上的文章。文体不限,    题目自拟。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在他的名著《教育诗》中写道:“一般人说,我是母亲,我是父  亲,一切都让给孩子,为他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可是,这就是父母送给孩子最  可怕的礼物。”

   3、阅读下面的材料,以“贵在创造”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600 字以上的文章。  

   我们在评论艺术家时,常说:“这是一位成功的美术家,因为他创造了  独特的画风!”“这是一位杰出的导演,他创造了特殊的戏剧风格!”

   我们在评论政治家时,常说:“他创造了民主、开明的型形象,所以获  得人民的拥戴。”

   但是,我们为什么不说:

   “这是一个杰出的女人,因为她创造了美貌。”

   “这是一个优秀的学生,因为他创造了聪明。”

   “这是一个打篮球的人才,因为他创造了过人的身高。”

   4、根据提供的材料,写一篇文章。

   初中三年级的最后一个新年联欢会就要开始了。这次的黑板布置与往年不同,  上面用行书作底,写着:“21 世纪要求人人都要有比较强的自主能力和判断能力,同时要求  加强每个人实现集体命运过程中的责任。所以要使人们学会生存。学会生存的过程实际上就  是使埋藏在每个人灵魂深处的所有可能都充分发挥出来,学会生存的过程也是使人更加深入  地了解自己的过程。”中间是四个立体美术字:学会生存。

   要求:

       (1)  以“学会生存”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2)  文体不限。

       (3)  自拟题

5、以“如果可以选择,我最想生活在  ——时代”为话题,写一篇600 字以上的文章。可叙,大胆想象;可议,畅所欲言。题目自  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