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编年体史书.doc
张红梅学号:02080216 中国历史渊源流长五千多年,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历史典籍犹如璀璨的明珠记录下时代的闪烁。其中不乏著名的史书:上至《尚书》、《春秋》、《竹书纪年》;下有《通典》、《明史》、《资
8
《资治通鉴》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txt
《资治通鉴》General Mirror for the Aid of Government-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简介
[编辑本段]

  《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著名历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和他的助手刘攽、刘恕、范祖禹、司马康等人历时十九年编纂的一部规模空前的编年体通史巨著。在这部书里,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所以叫《资质通鉴》。

《资治通鉴》全书294卷,约300多万字,另有《考异》、《目录》各三十卷。《资治通鉴》所记历史断限,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迄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前后共1362年。全书按朝代分为十六纪,即《周纪》五卷、《秦纪》三卷、《汉纪》六十卷、《魏纪》十卷、《晋纪》四十卷、《宋纪》十六卷、《齐纪》十卷、《梁纪》二十二卷、《陈纪》十卷、《隋纪》八卷、《唐纪》八十一卷、《后梁纪》六卷、《后唐纪》八卷、《后晋纪》六卷、《后汉纪》四卷、《后周纪》五卷。

《资治通鉴》的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目的是通过对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统治阶级政策的描述,以警示后人。




对《资治通鉴》称誉
[编辑本段]

《资治通鉴》自成书以来,历代帝王将相、文人骚客、各界要人争读不止。点评批注《资治通鉴》的帝王、贤臣、鸿儒及现代的政治家、思想家、学者不胜枚举、数不胜数。对《资治通鉴》的称誉,除《史记》之外,几乎没有任何一部史著可与《资治通鉴》媲美。
如今了解司马光其人其书,学习和研究《通鉴》,有助于人具体地认识这部书在我国历史文化上的重要地位和价值,有助于我们批判继承和发扬历史文化的传统,也有助于今人以历史为镜子,为创建新社会新文化而积极工作。

历史背景
[编辑本段]

《资治通鉴》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历史著作,历来为人们所重视和阅读学习。这部书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北宋时代,在中唐以来长期混战之后,实现了国家统一,恢复和发展了社会经济,繁荣了学术文化;同时,内政多弊,御戎不力,“积贫积弱”,局势不稳。这是一个有生气的时代,又是一个很苦闷的时代,是个前进的时代,又是个软弱的时代。当时,君主将相,志士仁人,平民百姓,多在考虑如何生活,寻找出路。于是,有主张以“柔道”治天下,说祖宗之法不可变的;有立志改革,而实行变法的;有生活困苦,被逼铤而走险,起义造反的。掌握文化知识的人们,特别是历史学家,如欧阳修、司
22
编年体[资料].doc
编年体[资料]
4
编年体的发展历程.doc
编年体的发展历程
1篇相似文档
40
第二章 编年体类史书.ppt
编年体是古代编撰史籍的最早体例。•所谓编年体,就是按年月顺序编写的一种史书体裁。即“以事系日,以日系月,以月系时,以时系年,所以纪远近、别异同也”(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序》)。编年体史书的优缺点• 编年
55
2011高考中国通史复习-编年体.ppt
09——1•中国古代史的历史沿革:• 一、原始社会(二三百万年前——公元前21世纪)• 过渡时期(皇帝尧舜禹时期大约4000——5000年前)• 二、奴隶社会(公元前21世纪—
2
广播收听率调查编年体-《2007-2008中国广播研究报告》.doc
广播收听率调查编年体—《2007-2008中国广播研究报告》 《2007-2008 中国广播研究报告》是一部兼具理论和实践意义的新论,是一部连续记载和真实反映广播变化的编年体。随着我国传媒产业实施规划
55
高三历史编年体.pptx
中国古代史的历史沿革:•一、原始社会(二三百万年前——公元前21世纪)• 过渡时期(皇帝尧舜禹时期大约4000——5000年前)• 二、奴隶社会(公元前21世纪——春秋时期公元前476年)• 三、封建
55
09届高考中国通史复习-编年体.ppt
09——1•中国古代史的历史沿革:• 一、原始社会(二三百万年前——公元前21世纪)• 过渡时期(皇帝尧舜禹时期大约4000——5000年前)• 二、奴隶社会(公元前21世纪—
750
保代考试历年真题(编年体-灰体字内容已纳入章回体).doc
月2013.6.22保代考试真题by 蘑菇、paoguodongtian以及多数贡献记忆力的考友《货币银行学》银行的中间业务包含哪些?信用证、承兑、汇兑、远期利率协议,代客买卖基金【答案】全选。【解析

向豆丁求助:有没有编年体?

如要投诉违规内容,请联系我们按需举报;如要提出意见建议,请到社区论坛发帖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