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米兰科维奇冰期旋回理论挑战与机遇.pdf
米兰科维奇冰期旋回理论挑战与机遇米兰科维奇冰期旋回理论挑战与机遇米兰科维奇冰期旋回理论挑战与机遇
20
【2017年整理】中国历史上的小冰期气候.doc
【2017年整理】中国历史上的小冰期气候
116
波堆藏布谷地白玉冰期冰川与气候变化.pdf
青藏高原东南部地理位置独特,深受南亚季风的影响,发育了我国最大规模的海洋性冰川(温冰川),末次冰期盛冰期更留下了规模宏大的冰碛地貌,其中波密境内波堆藏布谷地的冰川地貌形态最为典型,侧碛、终碛的沉积特征非常显著,具有完整的冰碛序列。我们选取波堆藏布主谷内的冰川堆积地貌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多种测年技术(ESR、CRN、OSL和14C等)对具有代表性的冰碛序列和冰水阶地进行定年,重建青藏高原东南部地区第四纪冰川演化历史。利用GIS和RS等技术对现代冰川与气候因子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对第四纪冰川波动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 对波堆藏布谷地中的冰碛进行了系统的采集CRN测年样品,特别是白玉沟口附近的典型终碛和达卡桥西侧的冰碛。通过CRN测年技术所得到的冰碛形成的年龄,检测到了两次规模较大的冰川前进,一次是较老的古乡冰期,年龄为113±12.6kaBP和97.4±10.8kaBP,对应于深海氧同位素(MIS)6阶段;另一次是以白玉沟口数道高大冰碛垄为代表的冰期,从外到内(即从老到新)冰碛序列的年代为9-11kaBP,12-15.5kaBP,分别对应于晚冰期的新仙女木事件(YD)和Heirich1事件(也可能是LGM持续到16KaBP所致)。 对谷地中白玉沟内及其附近的冰水阶地中的显著的二层古土壤采集了6个14C样品,获得下层古土壤的2个年龄分别为7190±120aBP,5230±120aBP;上层古土壤的年龄分别为3755±125aBP,2670±130aBP,3450±70aBP和3335±85aBP。这些年龄数据揭示了藏东南地区在中全新世早期(7.2-5.5ka)和晚期(3.3-3.8ka)发育了红色古土壤,代表了温暖湿润的气候,与河北平原河流湖泊所反映的气候相一致。 本文以1:10地形图和1987年、1999年陆地卫星图像及区域范围内9个气象站气象观测资料为基础数据,进行了详细的地形分析比较和数据空间结构的探索。基于GIS空间分析和遥感目视解译定量分析,我们选取了3条典型的冰川,分别计算其地形参数(包括长度、面积,高度及梯度等),重建白玉冰期时三条冰川的规模,详细剖析了朱西沟和白玉沟的冰川发育特点,并分析其形态差异、ELA差异的原因,认为地形因素是影响冰川形态的重要因素。
69
黄河河曲河段冰期水位变化规律的分析研究.pdf
硕士学位论文 黄河河曲河段冰期水位变化规律的分析研究
8
第四纪冰期对我国植物区系与植被影响研究.doc
文号:03TF4M;第四纪冰期的自然环境条件,第四纪冰期的环境特征,第四纪冰期我国的自然环境条件,第四纪冰期对我国植物分布的影响,对华东地区及台湾植物区系的影响,对青藏高原地区植物区系的影响,我国植物避难所的形成,冰期对
6
南水北调京石段工程冰期输水安全运行及控制措施.doc
南水北调京石段工程冰期输水安全运行及控制措施南水北调京石段工程冰期输水安全运行及控制措施南水北调京石段工程冰期输水安全运行及控制措施
58
末次盛冰期以来南京以下长江河道的特征及演变.pdf
末次盛冰期以来南京以下长江河道的特征及演变 ...
4
臺灣水青岡純林的生物地理分布與冰期.pdf
臺灣水青岡純林的生物地理分布與冰期分布,冰期,地理,台湾水青冈,冰河时期,地理分布,水青冈,生物地理,生物,台湾和
135
末次冰期以来南海及日本海硅藻及其古环境变化.pdf
末次冰期以来南海及日本海硅藻及其古环境变化
9
末次盛冰期气候模拟及青藏高原冰盖的可能影响.pdf
末次盛冰期气候模拟及青藏高原冰盖的可能影响末次盛冰期气候模拟及青藏高原冰盖的可能影响末次盛冰期气候模拟及青藏高原冰盖的可能影响

向豆丁求助:有没有冰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