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
先秦文学教案.doc
第一编第一分编先秦文学教案(39课时)教学目的:本课程旨在使修学者全面了解先秦文学发展的基本面貌和特点,对先秦时期诗歌和散文等文学样式、重要的作家和作品有较深入的认识,培养理解、分析文学作品、文学现象
16
中国古代文学史考研资料及习题集第一编 先秦文学练习.doc
先秦时期是我国文学的发生期,先秦文学是我国文学的源头,它指的是秦代以前历史时期的文学,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初步形成时期。本编依据这一时期文学发展的先后顺序,重点论述介绍了以下内容:上古歌
【电子书】2024年 西南政法大学801中国哲学史(先秦部分)考研初试精品资料.pdf
【电子书】2024年 西南政法大学801中国哲学史(先秦部分)考研初试精品资料【电子书】2024年 西南政法大学801中国哲学史(先秦部分)考研初试精品资料【电子书】2024年 西南政法大学801中国哲学史(先秦部分)考研初试精品资料
60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ppt
百家争鸣兴起的原因、条件(一)、礼崩乐坏(二)、士人崛起二、儒墨之争(仁爱、差爱与兼爱)三、儒道之争(有为与无为)四、儒法之争(德治与法治)五、四家的普遍价值一、先秦诸子百家兴起(一)春秋战国“礼崩乐
87
先秦诸子散文选读.ppt
一、设先秦诸子选修课的宗旨设先秦诸子选修课的宗旨““认同中国古代优秀文学传统,体会其基 认同中国古代优秀文学传统,体会其基本精神和丰富内涵,为形成一定的传统 本精神和丰富内涵,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
53
先秦诸子散文.ppt
纪晓建一、诸子散文的兴起(一)诸子散文兴起的原因根本原因——社会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的发展。直接原因——士的阶层的形成;——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具体原因: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需要人才,并且能够产生人才
289
先秦文学课件.ppt
第一编先秦文学 第一章上古歌谣 第二章上古神话 第四章先秦叙事散文 第五章先秦历史散文 第一节文学艺术的起源 《吕氏春秋淫辞》引翟翦:今举大木者,前呼“舆謼”,后亦应之。 《淮南子道应训》:今夫举大木
62
中国古代文学讲义(先秦文学).doc
"_Toc166992194"第一讲 PAGEREF_Toc166992194 "_Toc166992195"文学知识的变迁与文学史的撰著 PAGEREF_Toc166992195 "_Toc
48
先秦两汉文学试题.doc
年级——姓名—— 学号—— 一、填空:(每空1 分,共20 3、“至人__________,神人__________,圣人__________。”4、最早以赋名篇的作家是__________。 5、“
76
[文学研究]先秦两汉汉语趋向动词结构的类型学地位及其变迁.pdf
[文学研究]先秦两汉汉语趋向动词结构的类型学地位及其变迁

先秦兩漢漢語趨向動詞結構的類型學地位及其變遷
張敏、李予湘(香港科技大學人文學部) 【提要】 本文首先考察了 talmy(1985、2000)以來的三種位移事件詞彙化 模式類型學方案及其與漢語的適配性,並選取 croft et. al(2008)的多分法作 為本文研究的起點。在對先秦兩漢傳世文獻資料的考察基礎上提出如下看法: (1)以《左傳》等傳世文獻為代表的先秦漢語不是,或至少不是典型的連動 型語言,因此動趨式(以及動結式)的終極源點並非以往認為的連動式,而是 並列結構。由非(典型)連動型語言轉變為連動型語言,這是上古至中古漢語 時期漢語語法發生的一系列重大的類型演變中極為重要的一條。這一過程在先 秦時期已經出現,大致在漢魏六朝時期完成,而趨向動詞在這一過程中起到了 特殊的作用。 (2)連動型語言轉型的第一階段是非對稱型連動結構首先分批形 成,而對稱型連動結構最晚形成。由並列式發展為連動式,以及由連動式發展 為動趨式,不同詞彙項進入新構造的時間可能不同。 (3)古今漢語在位移事件 編碼方式上的類型轉變,並非由動詞框架型向衛星框架型的轉變,而是並列型 經連動型階段向衛星框架型的轉變。 一、引言:由現代漢語位移事件詞彙化方式的類屬困惑說起 1.0 本文旨在探討上

向豆丁求助:有没有先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