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六味地黄丸 金匮肾气丸 桂附地黄丸知柏地黄丸 这四种到底有什么区别呢.doc
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 桂附地黄丸知柏地黄丸 这四种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四种药都是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减来的。 六位地黄丸是滋肾阴的,金匮肾气丸是补肾阳的,现在同仁堂的金匮肾气丸并非真正的金匮肾气丸,
11
【精品文献】六味地黄丸新用途及各种地黄丸功能对比.doc
六味地黄丸新用途及各种地黄丸功能对比六味地黄丸六大新用途 饮誉中外的中成药“六味地黄丸”,出自北宋太医钱乙所著的《小儿药证直诀》,距今已有1000 多年的历史。因其滋阴补肾的功效独特,历经千年而不衰,
3
知柏地黄丸的临床应用进展.pdf
知柏地黄丸的临床应用进展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药剂科(830028) 郑立明 刘 军  知柏地黄丸源于《医宗金鉴》,为六味地黄丸加黄柏、知母而成。其主要功能为滋阴降火,常用于阴虚火旺,骨蒸劳热,虚烦
4
知柏地黄丸17种新用途.doc
知柏地黄丸17种新用途知柏地黄丸17种新用途知柏地黄丸17种新用途
56
[医药卫生]六味地黄丸.ppt
[医药卫生]六味地黄丸

六味地黄丸

• 处 方 来 源

• 处 方 组 成

• 中 医 治 疗

• 现 代 研 究

• 仲 景 牌 六 味 地 黄 丸 销 售

目 录

及 方 解 围



—— —— 药 理 作 用 及 现 代 应 析 用 分 境 环

一、处方来源

处方来源
六味地黄丸最早见于宋代太医丞钱乙的《小 儿药证直诀》,原名地黄圆(丸),创制之初, 用于治疗小儿先天不足,发育不良,“五迟五软” 等症,随着临床实践的不断深入,六味地黄丸逐 渐应用于成人,治疗肾阴虚出现的腰膝酸软,头 晕耳鸣,潮热盗汗,消渴等症,应用范围不断扩 大,六味地黄丸逐渐从儿科淡出,成为滋阴补肾 的千古名方。

处方源自张仲景
六味地黄丸虽出自钱 乙的著作,但其配方却是 钱乙将前人东汉张仲景 《金匮要略》中的肾气丸, 减去附子、桂枝,易干地 黄为熟地黄而成。

金匮肾气丸
化 裁 乙 钱

六味地黄丸

二、处方组成及方解

处方组成

熟地黄 山药 六味地黄丸 山茱萸 泽泻 茯苓 牡丹皮

处方组成
• 熟地黄:生地黄的块根依蒸法蒸为熟地 黄。 • 【功能主治】滋阴补血,益精填髓。用 于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 汗遗精,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心悸怔 忡,月经不调,崩漏下血,眩晕,耳鸣, 须发早白。

处方组成
• 山药:薯蓣的干燥根茎。 • 【功能主
20
六味地黄丸的合理应用8.0.ppt
44熟地山药桂枝泽泻萸肉附子丹皮茯苓熟地山药泽泻萸肉 丹皮Page 99金元四大家金元四大家朱丹溪以“阳有余、阴不足”立论明朝著名医家 明朝著名医家张景岳创立“阳非有余,真阴不足”的学说Page 15
34
六味地黄丸生产工艺规程.doc
主题内容本工艺规程规定了六味地黄丸生产全过程的工艺技术、质 量、物耗、安全、工艺卫生、环境保护等内容。本工艺规程 具有技术法规作用。 适用范围本工艺规程适用于六味地黄丸生产全过程。 引用标准《中华人民
2
六味地黄丸批工序生产指令.doc
六味地黄丸炼蜜工序生产指令执行标准操作规程编码: 生产日期: 炼蜜数量(kg): 相对密度:1.43-1.46(80) 滤蜜筛网:40-60 指令签发人:批工序生产指令号: 日期: 六味地黄丸合坨、灭
2
六味地黄丸化学成分浅析.pdf
六味地黄丸化学成分浅析化学,成分,六味地黄丸,化学成分
7
王博一 六味地黄丸的制备工艺.doc
班级:14中药升一班 姓名:王博一 学号:1416814052六味地黄丸水蜜丸的制备 【文献考证】 六味地黄丸,是补肾名方。这一称谓来自钱仲阳所著的《小儿药证直诀》,六味地黄丸由熟地黄、山茱萸、山药、

向豆丁求助:有没有地黄丸?